摄影新视界|新闻摄影网

标题: 《三莲茶语8》:绿叶对根的眷念 [打印本页]

作者: 吴玉华    时间: 2014-5-15 21:46
标题: 《三莲茶语8》:绿叶对根的眷念
本帖最后由 许成红 于 2014-5-15 23:48 编辑

吴玉华: 欢迎两位美女嘉宾光临龙泉茶舍和我一起座谈开讲,今天,我们来品尝一下清香甘美的铁观音。从这一期开始,如发贴当日是法定节假日(双休日除外)则停发,其他时间仍是每月1号、15号照常发贴。  

    第八场开讲的题目是: 《绿叶对根的眷念》,评丁文新摄影作品《根》,本网专题摄影栏目第1页。让我们看看摄影作品是如何表现乡愁这一主题:

    丹妹,你是大众观者的代表,先来谈谈读图的观感。







黄丹丹:好的,我来谈谈对这组摄影作品的观感: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无论走往何方都被牵扯的地方,那个地方就是故乡。于是,我们就像风筝一般被那根叫做乡愁的线牵着、牵着,对那片故土魂牵梦绕。

   
看丁文新这组摄于故园的图片,如同抚他的脉。深深感触到了他脉管里奔流着的对故园的留念,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逝去父母的思情。

   
故居,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刻留记忆最深的地方。对丁文新而言,那座缄默在大山里的房子便他心里最为牵挂的“家”。父母不在了,只要房子还在,无论他在何方,居闹市还是走天涯,就还有一个可以盛放他投递乡愁的地方。那座依傍着漫山松林,白墙黛瓦的房子,门前的紫荆又将绽放,它以花开花落见证和记录着岁月的更迭。

    正值春耕时节,忙碌的乡人,负重的耕牛。一切都还是旧里时光曾经的模样,而归来者却不再是那方土地的耕作者。即便不能日日亲近土地,但那土地的深处却埋藏着他的根,连接着他的血脉。那条童年嬉戏过的小河,石罅里还藏着他抓鱼摸虾之后的欢笑,而清冽的河水更是不停地冲刷记忆里的蒙尘,依稀往事,依旧如昔啊......

    毗邻老屋的是幢幢新楼。那是留着那片故土的兄弟们的新家。他们继续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劳作、更新。在新楼的对比下,老屋显得陈旧局促,但正是那旧,才有时光的影子。暗香浮动的,不仅仅是院子里的繁花,还有归来者心头萦绕不绝的往事吧。

   
从一扇打开的木门里,望外面的世界,一定是外面世界的光亮在彼时吸引了摄影家年轻的目光,他循着那线光,跨过了那道门槛,走出了那座大山。后来,在光彩陆离的世界里奔走的他,才发现,这逶迤的大山,这低低的门槛,才是他最眷恋的地方。因为,这里有暖暖的乡情,有满满的回忆,有安眠的父母,有抹不去的乡愁和斩不断的根......

吴玉华:好,好,丹妹的读图观感散文诗般的优美隽永,独到精准。红妹,你是摄影人的代表,请你谈谈对这幅图片的看法。






许成红: 好的,我来谈谈对本期评论作品的看法:

    丁文新的作品《根》将自己对亲人无限的哀思,对故土的深深眷恋融化为镜头语言,铺陈成一张张平实的画面,抒发了对父母刻骨铭心的爱,表达了自己与故乡之间割不断的血脉联系。

    图片1交待环境,引导观者进入到要叙述的语境之中;图片10,面对老屋,观者随着片中主人公也即作者的思绪延伸,二片首尾呼应。

    图片5睹物思人,图片6借景抒情,图片7透过那道门槛钩起了作者多少的回忆......

    该组专题摄影的文字与图片以一种相对独立的状态呈并列关系各自按照自身的逻辑关系行进,发挥图文各自的特点,从整体上更大程度地拓展了信息量与表现力。

    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狂风 暴雨;无论是夏日炎炎,骄阳似火,还是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冬青树的叶子总是绿油油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是根源源不断的给它们输送了养分。

    正像根对绿叶的付出一样,父母在子女成长的每个日子里,为子女付出的实在太多太多,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只有失去过才会对此话有着更深更透彻的理解与感受,才会知道什么叫悔之晚矣,什么叫痛不欲生,什么叫撕心裂肺。人的一生有很多是可以错过,可以放弃,但我们不能错过孝顺父母。父母恩情深似水,绵绵不止无绝期,我们不能忘,更不能忘记随着我们的一天天成长,父母在一天天慢慢的老去。请珍惜身边的父母吧,要知道,无论我们走的多远,飞的多高,父母都在注视着我们,我们永远是他们最牵挂、最疼爱的孩子。趁父母还健在,趁一切还来得及,抓紧时间去爱、去回报吧,千万别让自己留下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在余光中先生的诗里,他把乡愁比作一枚邮票,一张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和一湾浅浅的海峡。那是一股内心无法抑制的思念,和历史一样漫长,这种思乡之情是深切而沉重的。我每次回到家乡,听到乡音,倍感亲切;离开家乡时,就会有一种深切的依恋。我想,这种怅然与依恋,便是潜藏于我内心深处的一种乡愁吧。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正如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中的歌词:不要问我,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这座老屋,我似乎在竭力地维持着它的生存,却又显得力不从心,自欺欺人的样子。它,总有一天会倒塌,父亲母亲不在了,我的坚持、它的勉强支撑还有必要吗?一步步离开老屋,我一次次回首,我心疼着老屋在后来者居上的楼房之间的弱态、无助和凄惶,我一次次用相机的快门提醒着它能从孱弱和疲惫无力之中再度生动起来,想从这一帧帧影像的背后挖掘出它曾经的热闹和繁华。”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往日的老屋在作者心里恐怕只剩下它的影像和内心厚重的记忆了。

吴玉华:好, 好,红妹的点评情真意切,精彩专业,下面我来谈谈对这幅作品的观感:







    丁文新的这组专题摄影作品,主题鲜明,不仅有思想深度,更有情感热度。作者用平实的图片、传情的文字,把自己对故乡深切的眷念和对去逝父母炽热的爱表达的淋漓尽致、催人泪下。

    乡愁是一个包含了时间、空间和人文意义的概念,它的内涵远比爱情、亲情更加复杂和厚重。不管时事如何变迁、岁月如何流连,不变的是我们对亲人、对故土最炽热的情感与深深的依恋。正如作者所言:“根,并不是一幢气派的建筑、一个标志性的存在、一个固守的不离不弃,而是一种记忆、一种情结、一种寄托,一种无法言说的深埋血脉和魂灵的牵系”。

    人人心中都有难舍的乡愁,不同的人生,别样的乡愁。作者用心灵和真情,拍摄影像、抒写文字,精彩地呈现出丁文新独特的个体乡愁,情谊绵绵,引起观者无限的遐想和强烈的共鸣。正如邓丽君的歌声一样,之所以能深深地打动人,是因为她是在用心灵歌唱,仿佛从心底流出的歌声,拔动着人的心弦,这是这组专题摄影作品最可贵之处。
      
     人去屋空、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今非昔比,如何表现流逝的岁月、怀旧的故事及浓郁的乡愁,如何用影像和文字来表达作者强烈的主观情绪,对于摄影作品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与难题,作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作者巧妙地运用方言化的镜头语言和个体化的真情文字,表现故土、故园、故居、故人;过往的故事、美好的回忆和凄婉的乡愁,画里画外、字里行间涌动着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情,对亲人浓浓的爱,饱含了对故去亲人最深切的哀痛与思念。一幅幅寄托乡愁的精彩画面,一句句向父母亡灵真情倾诉的心灵独白,此情此景,令人难以忘怀。

    个体的乡愁千差万别,华夏的乡愁共同拥有。每年陕西省黄帝陵的清明祭祖仪式,神圣庄严,盛况空前。海外内华夏儿女,以一颗虔诚感恩的心,祭奠我们共同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寄托绿叶对根的思念,表达炎黄子孙血脉相连的赤子之心。此刻,我的耳边久久回荡着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那首深情款款的歌曲:“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作者: 陈力    时间: 2014-5-15 22:22
感谢三位美女的精彩点评!
作者: 小草飞飞丁文新    时间: 2014-5-16 07:39
   首先对三位专家老师给予学生的关注和抬爱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于一个长期在父母身边生活的人来说,对亲情、对故土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有温馨、有踏实、有享受,也有着父母生灾害病时的不安、操劳和厌烦。但每当在静夜里把疲惫的自己与生活、工作以及与这个世界似乎彻底割裂开来的时候,一种刻骨的清醒让自己觉得什么都值得。人生本就不是一副颜色,跌宕起伏、困苦纠缠与风和日丽、阳春白雪相伴相生,一切的发生和存在都合情合理,想到此,一切释然。
    因为时时与父母面对,所以他们的离开与老屋的日渐残败一样,让我在很难短时间内难以释怀与放下,幸亏有了手中的镜头,让这些有了更充分的表达和寄存。只是学生的技艺不佳,未能达到更深的展现与对心灵的触动。但我相信,有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及摄影网搭建的平台,于我,于各位影友,一定会有更精致、更震撼的作品让三位老师更精彩更有力的点评。
    十分感谢!

作者: 谷朝水    时间: 2014-5-16 08:32
      丁文新的这组作品,用最朴实的画面语言表现最朴实的底层老百姓的生活,看后,启发很多……三联的三位美女一 一道来,画龙点睛耳,赞!!!

作者: 陈光新    时间: 2014-5-16 09:54
首先感谢三位美女主持精彩点评!感谢文新先生这组原生态朴实的图片及情似海深的文字表白!中国有句古话"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根:就是你的出生地.你的祖籍.你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这期栏目选题贴近生活,触动人心!棒!!!
作者: 黄丹丹    时间: 2014-5-16 09:59
小草飞飞丁文新 发表于 2014-5-16 07:39
首先对三位专家老师给予学生的关注和抬爱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于一个长期在父母身边生活的人来说,对亲情 ...

你的文字也很好。我认真欣赏过,很感动。
作者: 陶明    时间: 2014-5-16 12:57
认真欣赏了三位美女的优美文字,阅读时是一种享受。读完此篇”茶语“,我忽然想到社会上有很多同行评价我们的一名摄影记者:”说的比写的好,写的比拍的好!“ 三位美女辛苦了!
作者: 汪世俊    时间: 2014-5-16 20:56
  丁文新先生用朴实无华的镜头语言和情真意切的文字,深深地触动了我们每一位读者的心灵。作者与迎新昆仲二人均是大山里走出的才子,也是大孝子。纵观作者以前发表的作品以及近期发表的作品,感到作者借助陶明先生搭建的《摄影新视界》这个平台有了长足的进步(摄影我是门外汉,个见)。特别是这次的《根》让我们感受到(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往都是宣传别人的)作品的深度和力度,作者的情感抒发和宣泄的淋漓尽致,深深地触动了我(发自内心)。《三莲茶语》这个栏目办得非常好,版主开场抛砖引玉,期间穿针引线,结语妙语连珠;美女黄丹丹(古城寿州小有名气的作家,百度搜索得知)从文学角度出发,对作品进行非常有深度和力度的点评;美女摄影家许成红(虽远嫁他乡,但心系娘家)以专业的知识点评得非常精辟、到位,让我受益匪浅。以上是应许成红女士之邀发表的外行一点粗陋看法,不妥之处,见谅。

作者: 宏军    时间: 2014-5-16 21:11
引来众多大家点评,欣赏学习。
作者: 许成红    时间: 2014-5-16 21:43
小草飞飞丁文新 发表于 2014-5-16 07:39
首先对三位专家老师给予学生的关注和抬爱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于一个长期在父母身边生活的人来说,对亲情 ...

文字以情感人,图片镜由心生,欣赏学习!

作者: 许成红    时间: 2014-5-16 21:57
汪世俊 发表于 2014-5-16 20:56
丁文新先生用朴实无华的镜头语言和情真意切的文字,深深地触动了我们每一位读者的心灵。作者与迎新昆仲二 ...

      非常感谢汪先生的积极参与和对《三莲茶语》栏目的肯定,让我们以摄影新视界为平台,多交流共进步!

作者: 束健    时间: 2014-5-17 08:05
一边欣赏、品味各位的精彩点评,一边认真学习、深刻思考。
作者: 小草飞飞丁文新    时间: 2014-5-17 09:40
本帖最后由 小草飞飞丁文新 于 2014-5-17 09:43 编辑
汪世俊 发表于 2014-5-16 20:56
丁文新先生用朴实无华的镜头语言和情真意切的文字,深深地触动了我们每一位读者的心灵。作者与迎新昆仲二 ...


老乡世俊,言重了!不论是文字,还是照片,以及尽孝,都有惭愧和不如人意之处。欣喜的是,有集美貌、智慧于一体的三位女专家的赏识鼓励,有集为师、才华于一身的各位专家的不吝赐教,我看到了我的明天。不一定硕果累,但有依然灿烂的阳光;不一定成家成名,但一路风光作伴。欣慰的是,我在认真,我在努力,我在前行。若此,足矣!
牵着你的手,跟着你走,对于镜头,对于给予我关爱的各位师长!

作者: 吕务农    时间: 2014-5-18 07:22
精彩点评,品味中........
作者: 丁迎新    时间: 2014-5-18 11:58
汪世俊 发表于 2014-5-16 20:56
丁文新先生用朴实无华的镜头语言和情真意切的文字,深深地触动了我们每一位读者的心灵。作者与迎新昆仲二 ...

谢谢素昧平生的世俊先生的关注和高度评价!非常意外,也实在受之有愧。因为摄影水平所限,也因为身在私企,难得有暇,虽然经常光临网站,但大多是欣赏和学习。人生的最大财富,是经历,无论喜怒哀乐,还是成功与失败,当一切成为过去之时,就是金钱不能换取的价值。根或者家,显性的是屋,是山,是水,是弯弯的曾经无数次走过的小路,太多的欢乐填满了童年的时光,太多的记忆永生不能释怀;深藏在心里的,却是岁月无法抹去的爱,每每回首,每每梦境,总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一起努力吧,珍惜所能珍惜的一切,把根留住,让家以另外的方式鲜活如初。期待着与诸位师友共同进步!
作者: 申建军    时间: 2014-5-18 20:31
感情的东西容不得一丝虚假,是真是假都能看得出;本期写了丁先生的《根》专题,三位分析辩理雍容睿智、入情入理,很能打动人——其中,一是丁先生的专题做得好,二是三莲花加工提炼有水平,读来亲切入心,三是在本平台里发表,就有一种神奇力量,世界御人广而播之。
都来看好这组,三莲选题精准,欣赏加支持!
作者: 吴玉华    时间: 2014-5-18 22:01
小草飞飞丁文新 发表于 2014-5-16 07:39
首先对三位专家老师给予学生的关注和抬爱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于一个长期在父母身边生活的人来说,对亲情 ...

感谢参与,让我们继续加油,共同提高。
作者: 吴玉华    时间: 2014-5-18 22:05

作者: 吴玉华    时间: 2014-5-18 22:09
汪世俊 发表于 2014-5-16 20:56
丁文新先生用朴实无华的镜头语言和情真意切的文字,深深地触动了我们每一位读者的心灵。作者与迎新昆仲二 ...

感谢汪先生的支持鼓励和参与评论,定当继续努力与提高.
作者: 吴玉华    时间: 2014-5-18 22:12
申建军 发表于 2014-5-18 20:31
感情的东西容不得一丝虚假,是真是假都能看得出;本期写了丁先生的《根》专题,三位分析辩理雍容睿智、入情 ...

多谢申老师支持与加分鼓励,欢迎参与作品评论.
作者: 吴玉华    时间: 2014-5-18 22:22
感谢陈力老师、陈光新老师、陶老师、谷老师、宣老师、束老师、吕老师、丁迎新老师和张红军超版的鼓励与支持,多谢各位老师参与评论互动。
作者: 贺友保    时间: 2014-5-25 10:16
三位老师的点评越来越精彩,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发现了图片背后的内涵。拜读之后沉思中。。。。
作者: 吴玉华    时间: 2014-5-25 20:19
贺友保 发表于 2014-5-25 10:16
三位老师的点评越来越精彩,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发现了图片背后的内涵。拜读之后沉思中。。。。

多谢贺老师的鼓励,欢迎参与作品评论。
作者: 王山林    时间: 2015-3-2 14:32

作者: 皖西老白杨    时间: 2015-11-6 08:56

作者: 皖西老白杨    时间: 2015-11-13 11:50

作者: rqfge    时间: 2019-7-24 19: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摄影新视界|新闻摄影网 (http://www.photod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