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4

主题

4747

帖子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631
金钱
25367
贡献
5290
注册时间
2013-11-26
最后登录
2020-9-5
在线时间
2729 小时
积分
47761
发表于 2016-6-23 20: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陶明 于 2016-6-23 21:09 编辑

让照片自己说话 2016-06-22 袁东平 ydpgrwxpt ydpgrwxpt
0.jpg
     大概是1994年前后吧,《三联生活周刊》的一个文字记者曾对我说:中国的摄影被文学毒害了(大意如此),当时我就觉得心里一动。如今快二十年过去了,他的话依然不时被我记起——因为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在时时地提醒我:不注重摄影自身的语言,人为地赋予照片一些文学的意义,甚至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到照片中去,是中国摄影一个挥之不去的“美丽”光环。
       我们先看看沙龙摄影吧。
       拍摄一张满脸皱纹的老人的肖像,如果是在西方,照片的标题很可能就是那个人的姓名。但在我们这里就一定要起一个“岁月”、“沧桑”或者“年轮”之类富有文学性的标题,好像不这样读者就不会知道这张照片的“深刻”含义。
拍花卉静物也是一样,拍牡丹就是“国色天香”,拍梅花就是“凌霜傲雪”,拍竹子就一定要和“禅心”、“高节”、“傲骨”什么的联系起来。经常会见到一些照片,从照片本身来看并没有过人之处,甚至很是一般,但作者起了一个好标题,于是就有了好的“立意”,照片的身价也就涨上去了。
      我们随手打开一个摄影比赛的网站,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风雪中一个老汉骑着小三轮车拉着一个老太太就是《一生有你》;一个人挑着担子走在街市就是《生活的希望》;一张藏北的风景是《藏北魂》;一张云彩的照片是《故乡的云》……
      我也算是去过藏北吧,但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是藏北魂,我也不知道故乡的云和他乡的云有什么区别。两个老人在风雪中相互关照的情景是很感人,但你可能连他们的姓名都不知道,你有什么依据拿他们的一生一世来说事?
     
          新闻摄影也是一样。
       2005年4月29日***与连战在北京会面,这是中国***和中国***最高领导人相隔60年的第一次会见,记者贺延光拍下了两人的手将要握到一起的照片。说实话,我很喜欢这张照片(据说记者为了拍这张照片很费了心思),但却对照片《两党一小步 民族一大步》的标题存有疑意。
2.jpg
      按说新闻照片的标题或图片说明有那5个“W”就够了,评价性和预见性的工作不应该是新闻记者要去做的。更何况,国共两党跨越60年的历史性握手怎么就成了一小步,而国共两党历史性握手的事件还刚刚发生,对中华民族所产生的意义还没有显现或还有待历史去证明,怎么就成了一大步?所以我认为,这种过于文学性或主观性的标题或说明,有过度阐释的嫌疑,可能会更适合于宣传照片,却不是新闻照片应该有的。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
9.jpg
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据说是因为漠河县县长只顾自家,不去组织救火,从而导致漠河县县城被烧毁。记者在迎接前来视察的国务院领导的临时机场拍摄到了漠河县县长似乎是在沉思的照片。从新闻摄影的角度看这张照片不是很好,但却获得了1987年最佳新闻照片的殊荣,而获奖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缘于照片的标题——《渎职者的窘境》(乔天富摄影)。

         我以为这个标题起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在事件才刚刚发生,中央还没有进行调查和处理的时候,记者有什么权力认定那个县长是渎职者?稍有法律常识的人都知道,我们即使在犯罪现场抓获了行凶的人,已经可以毫无疑义地认定凶手是谁,但在法院还没有审判结果之前,都只能使用“犯罪嫌疑人”,而不能用“凶手”、“罪犯”之类的称谓,这是对法律和当事人的尊重。在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记者有权力揭露事实的真相,但你不是法官,法律没有赋予你审判(哪怕是道德审判)或定罪的权力;其二,仅从一个似乎是在沉思的动作怎么就能认定那个县长陷入了窘境?记者谈过拍摄这张照片的经过,说县长渎职,是民间的反映,记者凭借新闻敏感意识到那个县长是个“新闻人物”,但并没有和他有过深入的交流。记者是会读心术吗?不然有什么根据说他陷入了窘境呢?这就像上面那个问题一样,常识仅仅是常识而已,并不能成为我们判断的依据。
      李晓斌的《上*访*者》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据他自己说是在街上偶遇那个人,觉得有意思,就用长焦镜头连拍了两张后迅速离去。几年之后,恰逢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所以照片以《**者》之名发表,便拨动了许多人的心弦。其实,至今李晓斌都不知道那个人姓甚名谁,何方人氏,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干什么的,所谓的“**者”,不过是他主观的臆想罢了。
4.jpg

      我之所以举这几张照片的例子,是因为这些照片都是十分著名并广受好评的作品,而究其广受好评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精妙感人的标题”。
       摄影理论家刘树勇认为,摄影术诞生之初并没有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是韦斯顿、亚当斯等人的F64小组,通过合理有效的摄影控制,准确地呈现事物在光作用下的表面状态,从而建立起摄影的词汇系统;布列松在慕卡西和柯特兹关于摄影自身规则探索的基础上,明确地阐述了摄影最本质的图像存在形态——“决定性瞬间”。他的理论赋予图像中的空间世界以完美的秩序,并通过严谨的影像控制,将诸多视觉单元结构在同一个平面上。这一理念给摄影的语言体系建立了一个重要的语法系统,同时也就赋予了图像以独立存在的品格和自在的意义。这些图像不再依靠外在世界而存在,也不以个人主观的臆断而存在,它为它自身而存在——也就是摄影的独立自在自为。(参见刘树勇《摄影的形态》)
在随后近百年的发展中,新闻摄影也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地创造了新闻摄影的语言和评价标准。能够揭示出事件的本质、有视觉冲击力、能够吸引读者观看、或者牵动人们情绪的照片才能成为优秀的新闻摄影照片。所以,欧美的摄影记者都会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拍摄照片上,不会有人用文学性或宣传性的词语为他们的照片命名,或过度阐释他们的照片。
6.jpg
“当地时间2012年10月18日,叙利亚阿勒颇,两名自由叙利亚战士在一座掩体中观察。”
      这是2012年获得普利策奖的一张新闻照片。图片说明简单明了,不煽情,不矫饰。但照片很有冲击力,两个战士身后墙上的十几个弹孔中射进来的光束已经足以让我们震撼了。
      
       我还查阅了今年“荷赛”的获奖照片,照片自然是很精彩,但照片的标题却“很不精彩”:《丹多拉垃圾场》、《海啸之后的日本》、《几内亚比绍的足球》,简单直接,主题明确,没有任何文学修饰的成分。唯有例外的是见到了一组《殷殷思 父母心》的作品,只看题目不知道是什么内容,看了介绍才知道反映的是中国留守儿童的问题。我不说大家也都知道了,作者是中国的摄影记者傅拥军。后来我了解到,傅拥军这组照片的原标题是《我好想爸爸妈妈》——这个标题就已经够主观的了,网站的编辑再“帮”他改成了《殷殷思 父母心》,可见“流毒”之广。
2010年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体育新闻类单幅照片)中有一张题为《牵挂》的照片,记者“巧妙”地将作牵引的病人和挂在墙上的电视机的一“牵”一“挂”与全国人民“牵挂”刘翔在亚运会上的比赛联系了起来,因此获得了银奖。但我仔细看过照片,都没有发现此牵挂和彼牵挂之间有任何联系,更看不出13亿国人是如何“牵挂”刘翔的。很显然,这张照片的“意义”是记者自己强加上去的,与照片本身无关。


《牵挂》的原说明:2010年11月25日,浙江嘉兴市中医院理疗室里,几名患者正在做牵引理疗。当天,悬挂在病房中的电视机,正在转播广州亚运赛事。在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中国飞人刘翔以13秒09的赛季个人最好成绩夺得冠军,不仅连续第三次打破了赛会纪录,并且成为亚运会历史上第一位三夺110米栏冠军的选手。此刻,13亿国人悬挂的心终于放下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其实也是很纠结的。一方面,为照片起一个好的标题是能给照片增色的,如郑鸣拍摄的《望长城内外》(英国女王夫妇访华时去游览长城,夫妇俩一个在看这边,一个在看那边)。
5.jpg

        本来是一张很普通的照片,因为引用了一句家喻户晓的毛词作标题,似乎就赋予了照片更深的含义,也一下子把国人的“文学情结”勾引起来了(这张照片也是在国内广受好评并在摄影比赛中获了奖)。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标题和照片都是很中国的,不是非常熟悉中国文化的人很难理解照片背后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说它不是国际化语言。什么是国际化的语言呢?就是能让任何文化背景的人都能看懂、引起共鸣的图像视觉语言。
       比如第56届“荷赛”的年度照片《加沙的葬礼》,很简单的标题,但照片的视觉语言强烈而清晰,在这样的照片面前有谁会无动于衷呢?
1.jpg

       我们这些年来一直都在说要和国际接轨,什么开放性构图之类的手法学得很快,但在观念上似乎并没有完全接轨。究其原因,可能有这么两方面的因素:
1、     文化的差异。东西方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异,比如传统绘画,西方人讲究的是要精准地还原物体的形状、色彩、质感、空间关系。而中国人却追求神似,你画的竹子和自然界的竹子像不像没有关系,只要是我心中的竹子就行。这种差异表现在摄影上,就是西方人非常注重照片的质感、光线、色彩和结构,而中国人则一定要赋予照片一个意义。同样一张河边落日的照片,西方人的标题一般会是《××的落日》,到了中国人这里大概百分之八十会是《长河落日圆》。这在沙龙摄影那里还可以容忍,到了新闻摄影那里很可能就会出现《殷殷思 父母心》这样的问题。
2、     新闻和宣传的差异。很长时间以来,新闻摄影在我们国家几乎等同于宣传摄影,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喉舌发出的声音肯定是代表大脑的意志,因此就有了《渎职者的窘境》这类总结性、评价性的照片标题。就我们国家的现状来看,有倾向性是必须的,但作为新闻记者来说,客观一点更好,大可不必在事件还没有尘埃落定之时就下定论。
我不是一味地反对给照片添加一个更加有文学性或艺术性的标题,文字是可以补充、引导甚至升华图片内涵的。但我反对为了文学、艺术(或者政治)强加给照片一些它本身没有的意义,尤其是对新闻摄影而言。同时,我们应该把精力更多地用到拍好照片上,训练我们的视觉思维,通过影像语言传达出你要表达的内容,而不是回来以后集思广益、殚精竭虑地给照片起名字。照片就是照片,要让它自己说话。
2013-5-28

827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4241
金钱
35975
贡献
4000
注册时间
2013-11-30
最后登录
2024-3-18
在线时间
1280 小时
积分
74319
发表于 2016-6-23 21: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新的八股主义甚嚣趁上,标题党的更是题非所问。朴实,纯粹的文风渐行渐远了,恐怕我们自已也不能自拔了。

583

主题

2760

帖子

95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威望
435
金钱
5411
贡献
415
注册时间
2015-10-2
最后登录
2019-6-15
在线时间
481 小时
积分
9591
发表于 2016-6-23 21: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学习了
感谢老师们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摄影
用作品说话

117

主题

560

帖子

480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威望
160
金钱
3725
贡献
170
注册时间
2015-8-23
最后登录
2023-9-7
在线时间
553 小时
积分
4800
发表于 2016-9-3 16: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这样的文字。

583

主题

2760

帖子

95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威望
435
金钱
5411
贡献
415
注册时间
2015-10-2
最后登录
2019-6-15
在线时间
481 小时
积分
9591
发表于 2016-9-6 08: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应该把精力更多地用到拍好照片上,训练我们的视觉思维,通过影像语言传达出你要表达的内容,而不是回来以后集思广益、殚精竭虑地给照片起名字。照片就是照片,要让它自己说话。
静下心来,再一次学习

43

主题

194

帖子

120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120
金钱
649
贡献
110
注册时间
2015-8-7
最后登录
2022-5-6
在线时间
41 小时
积分
1208
发表于 2016-11-8 10:5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欣赏!

13

主题

170

帖子

61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20
金钱
373
贡献
20
注册时间
2016-2-4
最后登录
2019-1-1
在线时间
32 小时
积分
613
发表于 2017-4-7 19: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欣赏!

84

主题

393

帖子

126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10
金钱
842
贡献
10
注册时间
2015-1-28
最后登录
2021-11-24
在线时间
114 小时
积分
1265
QQ
发表于 2017-6-4 22: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受益匪浅!非常喜欢老师的直言不讳的精神!

110

主题

298

帖子

145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100
金钱
818
贡献
100
注册时间
2015-11-30
最后登录
2020-5-24
在线时间
27 小时
积分
1451
发表于 2020-5-24 21: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