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4

主题

4747

帖子

4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5631
金钱
25367
贡献
5290
注册时间
2013-11-26
最后登录
2020-9-5
在线时间
2729 小时
积分
47761
发表于 2017-11-16 20: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话 | 于文国:时代的记录者原创 2017-11-09 山人 VCG影像
中国新闻摄影工作者,可以说人人知道于文国。连我们普通人都可能见过他拍的照片,读过他的新闻报道。
如果现在让你以最快的速度说出于文国的代表作,除了他报道过的那些重大事件,你可能更容易说出这张作品:中国最早出现的餐馆外卖服务。
1.jpg
1993年9月,温州市一家餐馆服务员将客户的“电话订餐”送进一处5层楼的居民家中。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出现的餐馆外卖服务。(于文国/视觉中国)

人无时不刻不身处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也许自己感觉不到,但如果有了参考的“标杆”,就会恍然大悟。而敏锐和普通的区别也就在于能否跳出自身的局限,能以第三者的眼光看待世界,主动竖起“标杆”。这样的人有着对这个世界更敏锐的嗅觉,他们是时代的书写者。于文国便是如此的时代记录者。

2.jpg
于文国
《工人日报》高级记者、原摄影部主任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
第5、6届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主席
中国工业摄影协会副主席
专业报新闻摄影学会会长
曾6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90多次获得过国际、国内新闻、纪实摄影比赛的奖项
国内唯一获得过中国新闻奖“照片、通讯、论文”奖的“两栖”记者


于文国于1990年进入《工人日报》从事摄影工作,30多年来,包括“1991年,华东地区的特大洪涝灾害”、“1998年,张北地震”、“2003年,北京非典疫情”、“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等突发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他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报道。
1998年夏天,长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于文国先后在灾区采访42天。在九江灾区十几米深的洪水里突遇龙卷风正面袭击,他乘坐冲锋舟几近沉没后被救起。长江大堤九江段决堤后,面对滔滔洪水他冒着生命危险抢拍照片,他带领4位摄影记者拍摄的作品在工人日报头版连续发表了五个整版,在业界好评如潮,并受到了时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范敬宜的高度赞扬!同年9月15日,于文国在抗洪救灾现场撰写的新闻通讯《九江城哭了》与他在洪水中抓拍的新闻照片《生命筑长堤》同时获得文字、摄影全国抗洪救灾好新闻一等奖和中国新闻奖。其中,全文912个字现场特写《九江城哭了》目前已被北大、清华、复旦、武大等多家大学的新闻学院收入教材。



·在九江被逼出中国新闻奖

Q:您说您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九江城哭了》是被逼出来的,创作时候是什么样的情景?
A:1998年9月上旬,全国抗洪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由于部队在抗洪中的突出表现,我知道抗洪救灾的部队凯旋时,将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当时我和报社主管摄影部的副总编辑申宜芬经过分析后,提早一个星期开始布阵,最终我被派往了江西九江。
在九江城内的首批部队撤离时,部队为了不扰民,决定夜间悄悄撤走。经过多方打听,综合分析,终于弄准了第一批部队撤出的具体时间,部队于早晨5点出发,而九江城的市民4点就等在了马路两边。8点10分左右,我从沸腾的人群中挤出来给副总编打电话汇报说:“现在整个九江城都在哭啊......”副总编当时没多说话,立即向总编辑张宏遵同志做了汇报,没想到张总当即下达任务,让我写一个现场特写回来。我说我一个照相的,让我写文章不是为难我吗,总编说“我知道你能写,如果文章写不回来,照片也不给你发”。后来我知道当天张总特地指派一版主编孙德宏留下来,编发我传回的文字稿和图片。所以,报道发出后,当武汉大学主办的写作杂志邀我写一篇体会文章时,我写的标题就叫《逼出了一个中国新闻奖》。
3.jpg
1998年8月,长江九江段洪灾淹没区江心洲。武警战士在紧急寻找落水群众的救灾途中突遇龙卷风。经过半个小时左右的惊险搏斗,冲锋舟最终脱险。(于文国/视觉中国)

Q:在您看来,如何才拍出有深度作品?
A:一、具有真实情节和细节。
对于新闻纪实摄影而言,真实是生命。但是,真实也有局部真实和整体真实两个要素组成。所以,我们追求的是既要局部真实也要整体准确。可信度高、现场感强是摄影相对于绘画、书法、声音等其他媒介的长处。同时,用情节和细节、瞬间标志性强的作品讲故事,是同行之间竞争的关键。
二、能够抓住眼球。
强调构图、用光、影调、剪裁要有新意等。
三、能够留住眼球。
不仅仅要抓住眼球,不仅仅要视觉品位高,而且要能够留住眼球。思想含量高的作品,这是我们所追求的。追求入脑、入心、暖心、养心甚至是虐心,进而引发思考,产生思想张力、文化张力、情感张力、催人奋进、提振精神等。
四、新闻摄影是现实的资料,而且是具有历史价值,实证力度大的作品。
要求我们看照片的时候不仅仅有前面这些特点,还得有社会担当、生命力长等。

4.jpg
1996年6月15日下午,抓拍于贵州省赫章县野马川乡一家小煤窑生产现场的瞬间。(于文国/视觉中国)
5.jpg
2017年8月13日,本溪地区高温,本钢7号高炉大修现场环境温度摄氏40度左右。   背景资料:辽宁省本溪市因本钢的污染,曾被称为“我国唯一在高空看不见的城市”。近年来,污染大户本钢加大力度治污,本溪市正在成为绿色花园。(于文国/视觉中国)
6.jpg
1992年9月,在海拔4800多米的青藏公路的工棚里,一位因高原病而奄奄一息的护路工。(于文国/视觉中国)
·记录草根 不给历史留空白

Q:在您工作中拍摄了很多工人的形象,其中《在荣誉面前》在当时看来是打破了新闻摄影的固有范式,拍摄时是否就有这种的意识?这种固有范式当下是否还存在?对这种范式的起源和对新闻摄影的影响您怎么看?
A:这张照片是宝钢热轧厂建设工地现场拍摄的,当时我从高空找了很久没有找到满意的构图和角度,所以我就下来喝水,这时候我的拍摄对象青年突击队长张恩才凑过来说让我拍摄突击队的老顾问潘师傅,潘师傅已经年过半百,一天顶着两个月亮上下班,意思就是早上顶着月亮上班,晚上顶着月亮下班。我说“好啊,和他商量商量”。听说要上《宝钢战报》,潘师傅死活不同意。于是几位年轻人就你推我让地将他往我面前拉。这时,我眼前一亮,觉得这个场面挺有意思,就举起相机拍了5张。
80年代当时报纸上的新闻照片比较古板,这张照片我投给《人民日报》后,收到了当时《人民日报》摄影组组长蒋铎老师的一封信,他说,“自从《人民日报》举办新闻摄影比赛以来,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一幅作品”。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北京摄影圈子里的蒋铎、王文澜、贺延光、郑鸣、邓维等几位领摄影文化风气之先,对全国的同行影响甚大。那时,我们这些工作和生活在基层的青年同行们虽然信息相对滞后,但在开放潮流的影响下都有一种不安分,都在想方设法突破固有的拍摄模式。
如果要说打破模式,应该说是与打破了当时报道的模式,这种范式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满足时代的需求所形成的。摄影师拍摄的图片,并不是完全对自己负责,首先得对历史负责,任何时代都会有属于时代的范式,这是不可避免的,能打破固有的范式,不论是好是坏,都是在推动行业的发展。
7.jpg
1986年4月, 参加宝钢热轧厂施工的二十冶张恩才青年突击队先后七次立功受奖。当记者采访他们时,队员们却你推我让不肯拍照。(于文国/视觉中国)

Q:您一贯拍摄的理念是什么?
A:事实上,已经有人为我总结过了,是这么写的:“尽管于文国的镜头里也有像***、***、***、**这些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物,但是,于文国最主要还是一个草根记者和思想型的摄影记者。”我想,能够拍到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固然好,能够处在世界眼球的焦点位置固然令人羡慕,但草根生活也有非常多值得记录的精彩。这些作品可能不会立刻大红大紫,但他们经得起历史沉淀,毕竟支撑历史的是普通大众。
8.jpg
1994年2月, 从安徽省徒步推着独轮车到上海找活的农民工。(于文国/视觉中国)
9.jpg
1992年3月:上海柴油机厂签劳动合同大会,从此,全厂职工由固定工改为合同工,被端掉了“铁饭碗”。(于文国/视觉中国)
10.jpg
1992年12月,香港著名美容大师郑明明女士在上海华联商厦的柜台推销增白化妆品“奇妙换肤霜”。(于文国/视觉中国)
11.jpg
2008年5月14日清晨,在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映秀,经过殊死挣扎终于爬出废墟,开始向都江堰、成都方向逃难的灾民。(于文国/视觉中国)
12.jpg
2007年9月25日(中秋节)之夜,薄云遮月。鸟巢工地一位农民工在工具棚里值班。 (于文国/视觉中国)
13.jpg
2015年8月2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天安门广场上。(于文国/视觉中国)

Q:在这几十年中间是否动摇过从事摄影?
A:不管在哪里搞新闻摄影,需要守得住底线,耐得住清贫。但是摄影师也要养家糊口,追求相对富裕的生活,两者之间产生了冲突。然而,在已经过去的这些年,无论是媒体的考核方式,还是社会的价值导向,都让一线从业者感到茫然和困惑。但是,我始终这样认为,搞摄影不能急着满口袋,而应致力于满脑袋。脑袋满了,口袋自然不会空着,起码不会没饭吃。当然在当代中国,单靠摄影想暴富的可能性也不大,反正我是没有做过这个梦。

·从影40年首展 多幅作品首次曝光

Q:您从影40年来,首次举办个展,这次展览从历史的记录角度,梳理了您40年的作品,呈现了很多原本从未发表的图片,这些图片都是您在工作中拍摄的吗?在党报工作会限制摄影师创作这种说法您怎么看?
A:我认为,摄影记者至少要拍三种照片:一种是供所在媒体发表的;一种是给有关机构做内参的;一种是留作资料保存的,这三种照片不能说哪一种更重要,事实上都很重要,这么多年我也是这么做的。依我看,手上有一张党报的记者证,对于深层次、准确地记录和全方位了解社会只会有好处,一定程度上说,这是优势而不是限制。这些年来我也拍了很多新闻发稿之外的题材,当时都没拿出来,这可能和我不爱张扬的性格有关,当然,也有其他因素。
最后,我想说,我当过农民、当过兵、做过工人、当过记者,曾先后从农村到部队,从企业报到中央大报,一路走来,是平台让我能够切身感受和体验了不同社会角色的酸甜苦辣,也是平台为我提供了各种拍摄、记录的机会。同时,如果没有各级摄影组织在我成长过程中给予的肯定和关怀,我也不会在摄影专业上达到今天的自信,所以,我由衷地感恩平台。
14.jpg
1993年10月,上海南京路国际美容厅。(于文国/视觉中国)
15.jpg
1992年9月,在青海省格尔木街头,一位老人带着孙子购买了彩票没有中奖。(于文国/视觉中国)
16.jpg
1995年3月6日, 沂蒙山区沂南县马牧池乡横河村,用乳汁救八路军伤员的“红嫂”的原型明德英在自己的家中度过她最后的时刻。(于文国/视觉中国)

“是千千万万个小人物的命运汇成了轰轰烈烈的大时代。”——于文国

17.jpg
10月31日至11月24日,于文国《于心无愧》摄影作品展在中国摄影展览馆(中华世纪坛)展出,这是于文国从影40年来首次举办个人摄影展,这次展览不仅展出众多经典代表作品,更有多幅未发表的作品首次展出,欢迎大家前往参观。



583

主题

2760

帖子

959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威望
435
金钱
5411
贡献
415
注册时间
2015-10-2
最后登录
2019-6-15
在线时间
481 小时
积分
9591
发表于 2017-11-17 22: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揣摩欣赏学习于老师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