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主题

1004

帖子

814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威望
10
金钱
7082
贡献
10
注册时间
2013-11-27
最后登录
2023-12-30
在线时间
419 小时
积分
8141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5 16:06: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铁血男儿的创业情怀
——记***员、退役军人、仁涛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陈仁涛
架上累累悬瓜果,风吹稻海荡金波……
如今,走进昔日的贫困村乌龙镇松树庙村,映入眼帘的是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笔直的乡村马路边一栋栋银白色的温室大棚内,蕃茄、黄瓜、辣椒等蔬菜,玲珑剔透,身着艳丽服装的村民一边采摘新鲜的果实,一边谈论着各自美好的生活愿景,欢声笑语回荡在村庄的上空……这些变化,与退役军人陈仁涛的艰辛付出不可分离。
***员、退役军人、霍邱县乌龙镇松树庙村民兵营长、民政专干、仁涛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陈仁涛,1978年4月出生,1998年12月光荣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2003年12月退役。在部队期间,由于工作出色,1999年10月,陈仁涛光荣地加入中国***,连续两年荣获优秀士兵称号,2000年被授予一级士官军衔,连续三年荣获优秀士官称号;2004年,陈仁涛退役回到家乡并先后担任松树庙村洪冲组组长、松树庙村扶贫专干,2018年4月任松树庙村民兵营长及民政专干。退役后,作为一名***员,陈仁涛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军人的本色,率先垂范,干事创业,兴办了乌龙镇仁涛种植家庭农场,带领村民,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乌龙镇松树庙村属丘陵,位于乌龙镇东部。由于位于淠史杭灌区的末梢,过去一直饱受干旱之苦。2013年,全村共16个村民组,937户,3018人,耕地面积8000多亩,经济总收入2200万元。主要来源为农业种植和外出务工收入。建档贫困户111户,贫困人口261人。其中低保户32户45人,五保户32户,残疾人43人。其中二级以上残疾人口37人,贫困人口人均年纯收入1700元。村里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了,留下大都是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和妇女、儿童。
退役后的陈仁涛完全可以依靠在部队学到的纯熟技术,外出创业致富。然而,他想到更多是哺育自已成长的父老乡亲,他将用部队学到领,带领更多的乡亲致富。根据本地多旱少雨、岗坡丘陵的地貌特征,他率先成立了乌龙镇仁涛种植家庭农场,改过去以种植水稻为主,为以特色种植有机蔬菜、红花草和林果业为主的产业发展,**销往县城和合肥等地,收入亩产由过去几百元增至二千多元。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致富后,陈仁涛以家庭农场和合作社为引领,结对帮扶8户贫困户,着力打造圣女果、番茄、螺丝椒等有机蔬菜百亩生产基地,流转10户贫困户土地,建成的21个单拱棚,专供合肥市场,以每亩每年500元的租金,流转102亩土地,带动了贫困户30人就业,其中贫困劳动者9人,人均月收入2000元左右,贫困户既获得了收入来源,又规避了创业风险,每年还给村集体上交5万元。
贫困户台建荣残疾不能干重活,丈夫赵孝林身患重病不能劳动,儿子赵光辉残疾没有劳动能力,全家没有经济收入。低矮狭窄的漏房,充满令人窒息的霉烂味。就连亲友都不愿***。陈仁涛多次***请台建荣到仁涛农场来务工,她开始怕干不了不愿干,陈仁涛就再次***动员,并安排她干轻一点的工作,陈仁涛的诚心感动了台建荣,她最终来到农场找到了合适的工作,现在台建荣在农场工作的很开心,每个月都能拿到一千多元的工资,又学到了技术;2017年,陈仁涛又帮助台建荣的残疾儿子赵光辉利用“351”扶贫政策做了手术,身体康复后,又吸收到自己的家庭农场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了,每天可领到60元至100元的不等工资。全家人彻底摆脱了贫困。2017年,乌龙镇仁涛种植家庭农场认定为扶贫车间,用工30人,其中贫困户,全部脱贫。陈仁涛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被乌龙镇作为《党员搭大棚 撑起“脱贫梦”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四联四帮”工程在全镇推广。推广陈仁涛的经验做法,乌龙镇松树庙村特色种养业扶贫工作计划和松树庙村党员示范扶贫基地规划,松树庙村拓展特色产业种植范围,发展设施蔬菜种植100亩、陆地蔬菜种植200亩;红花草种植面积2800多亩,带动贫困户50户、一般农户400户创收;带动10户贫困户18人创收。除了蔬菜种植,松树庙村还大力发展猕猴桃种植产业。村里以50万扶贫资金入股,发展猕猴桃产业园,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带来3万元的分红。此外,村里还大力发展养殖业,涌现出一大批皖西大白鹅、霍邱麻黄鸡养殖户,群众增收有了可靠的门路。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和干部。在陈仁涛的带动下,全村共有20多个流转田地在100以上的种植大户,土地的流转费每亩500元。助力了松树庙村顺利实现村出列的目标。2018年松树庙村成为全县36 个整村出列贫困村之一,也是全县“三变”试点村之一。作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项目之一,村集体合作社每年将注入村集体5万元,极大的提升了该村的村集体经济实力。
   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组织上任命陈仁涛担任松树庙村扶贫专干,作为一名***员,他深知对一个贫困村的脱贫工作来说,摸清底子是关键。为了摸清、核实全村贫困户的情况,他起早贪黑,与同事们一次次深入到户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对一些常年外出务工人员,他总是多方查寻、多次联系,准确无误地为全村贫困户逐人建档立卡,逐人逐户列出致贫原因,制定脱贫措施,特别对一些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能吸收到家庭农场务工,提供就业渠道,为全村整村出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业的道路总是充满难以想象的坎坷与艰辛。2017年10月,陈仁涛建成第一批21个日光大棚,11月开始种植蔬菜,没料到年底一场大雪,所有的大棚一夜之间几乎全被大雪压倒,投入的资金化为泡影;2018年,在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帮助和支持下重建蔬菜大棚。哪知,祸不单行。刚开始没有技术,从山东寿光市高薪聘请专业的蔬菜种植技术人员,按照寿光的模式种植,岂料这边的气候和土壤寿光不同,当年又损失惨重,投入的100万元几乎血本无归。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没有被困难挫折打倒,他含着泪,痛定思定,总结经验,结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找到一种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的种植模式,蔬菜终于种植出来了,他还没有来得及高兴,**问题又来了。因为种植规模小,稍微远一点没发运送,大型超市来采购又嫌东西太少。2019年,陈仁涛在上级各单位领导帮助下,又扩大规模,在宣传部、人社局、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解决了**问题。谁知,2020年再遇风险,先受新冠疫情影响,外销道路不通,蔬菜滞留50吨,经济损失30多万元,后受水灾影响,蔬菜苗全都被水淹死,直接经济损失50多万元,陈仁涛不等不靠,四处筹借40万元的外债,全部发放了所有务工人员的工资,还自筹资金20多万元,重新在山东寿光市购苗重新补种,现在蔬菜已经正常上市。他表示,困难再大、损失再多,也不能欠乡亲们工资。就这样,仁涛家庭农场排难前进,一步步走出自已艰辛的创业之路,并获得成功。《安徽日报》、《皖西日报》等多家省市媒体对陈仁涛创业事迹作专题报道。
   2017年以来,乌龙镇仁涛种植家庭农场分别被评为省、市、县级示范家庭农场,2018年乌龙镇仁涛种植家庭农场被命名为‘科技蔬菜专家大院’,2018年、2019年、2020年均被列为“供肥蔬菜基地”,2019年2月乌龙镇仁涛种植家庭农场被中国绿色发展中心认定绿色食品A级**,2018年陈仁涛先后获得“六安市优秀退役军人”“创业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388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威望
292
金钱
23290
贡献
270
注册时间
2015-7-21
最后登录
2022-8-18
在线时间
552 小时
积分
43479
沙发
发表于 2020-11-7 16:16:18 | 只看该作者
好纪实,赞!

147

主题

2185

帖子

9158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920
金钱
4163
贡献
880
注册时间
2013-11-26
最后登录
2021-4-23
在线时间
116 小时
积分
9158
板凳
发表于 2020-11-14 12:18:4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