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4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追随摄影技巧

[复制链接]

191

主题

2303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921
金钱
6628
贡献
1591
注册时间
2013-11-26
最后登录
2020-1-8
在线时间
595 小时
积分
14654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1 22:1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许成红 于 2013-12-21 22:30 编辑

                                                      追随摄影技巧

                                         -----运动感的照片怎样拍摄(转)

      拍摄运动物体能有好多种拍摄方法,但是追随拍摄法是用途最广泛同时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拍摄方法。在按动快门的同时和按动快门之后,照相机要始终和动体保持相同速度移动。
      追随拍摄:
      顺着目标的运动方向,平稳地移动相机,使目标在取景框中的位置始终不变,并在移动的同时按下决门。由于相机跟随动体向背景的反方向移动,所以照片上呈现出许多流动的线条,而快门速度越慢,流动线条越明显。
      照片上的动体由于和照相机的移动方向、移动速度基本保持一致,所以形成清晰的结像。整个照片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动感效果。这种方法可用来拍摄行进中的短跑运动员、骑手和驾驶员。它的效果是运动员的形象清晰,而背景一片模糊。优点是可以避免杂乱的背景破坏画面,同时,模糊的背景能衬托出动作的快速。追随法的快门速度通常为1/15-1/60秒。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可对同一目标用不同的快门速度拍摄几张,以供选用。

      追随拍摄有以下的方法:
      ①平行追随:相机与动体的行进方向成90度,拍摄时,相机平行追随动体。
      平行追随法拍摄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照相机的移动速度一定要和动体的移动速度始终保持一致。
      2. 照相机的移动要在一条水平线上跟随动体移动,不能前后左右的晃动。
      3. 按动快门要轻,时间不能过早或过晚,一般在平行追随时以和动体在75度角到85度角之间按动快门为宜。
      4. 按动快门的时间应该是动作的高潮。
      5. 快门速度应根据动体的移动速度和你所要追求的拍摄效果确定,一般应在1/15秒~1/60秒之间,最快不能超过1/125秒。
      6. 要充分利用现场的光线效果,采用侧逆光和深暗一些的背景,拍出的照片效果会更好一些。
      ②纵向追随:当动体纵向运动时,相机随之纵向追随。如小孩向上荡秋千,相机向上转动。
      ③弧形追随:当动体弧形运动时,相机随动体运动,弧形追随。
      ④圆形追随:当动体圆形转动时,相机圆形追随。
      ⑤斜向追随:当动体由高处下降时,相机可斜向追随。
      ⑥变焦追随:拍摄者在面对迎面而来的动体时,利用变焦镜头,在变焦中追随拍摄。这时动体的四周会出现放射线条,有迸出的效果,动感很强。拍摄的要领是:当把动体对焦清楚后,随动体向前移动的方向,从远向近拉镜头,即从短焦距往长焦距拉动。如动体向后移动时,也可从近向远拉镜头,也即从长焦往短焦拉。变焦追随时,用左手拉动焦距,右手按动快门,在拉动焦距中按快门。背景要选择有景物的地方,这样才能在变焦时,出现迸发式的线条。

      拍摄时,因动体迎面而来,所以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拍摄前要选择安全拍摄点,以免被动体撞伤。
      拍摄远距离快速动体时,需要用望远变焦镜头,可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用慢速度在长时间曝光过程中进行变焦拍摄。
      1.相机设为快门优先。快门设为1/15-1/60秒。
      快门速度由于考虑安全快门与一般物体的运动速度(如最常见的汽车),建议1/30-1/45。我是手持拍摄,不过条件好的话最好用独脚架,我之前看杂志介绍外国人拍摄汽车也是上独脚架的,如果是手持的话,防抖如尼康的VR镜头防抖(佳能应该也一样)可以开着,但是如宾得的机身防抖(SONY也应该一样)就建议关闭,以上是实际拍摄经验心得。
      2.手持拍摄,用单次AF。
      首先需要先选择好一个对焦点,不要使用机身自动选择对焦点的模式,对焦就用单次AF。当然这个是针对入门级别的机器和准专业机(2个机种我都有)。至于专业机的追焦系统我没有试过,所以如果是专业机的话是否能用连续对焦需要尝试一下才知道,因为物体是运动的,机身的对焦系统有可能误判。不过单次AF绝对没有错,所有机种通杀,就像打篮球的基本3步上篮一样,基本功。
      3.对准需要拍摄的目标半按快门。
      其实有一种方法叫做陷阱对焦或者锁定对焦点,待目标一进入就会自动曝光。据网友说我的其中一台机器也有这个功能,不过到目前为止我还不知道该怎样用。还是说一些基本的。如果机身对焦性能牛的话,一对上焦就不需要半按快门了。如果像是入门级别的机身,就需要半按快门对焦,让机器的对焦系统先反复对几次焦(就是网友说的拉风箱,不过拉多几次就OK),这样在需要曝光之前才能容易准确合焦。这样就能为构图做好准备。
      4.与被摄体运动方向速度保持一致并按下快门。
      这里是需要平移相机。就是在合焦之后按下快门曝光开始就需要保持相机旋转速度与运动物体速度一致,直至曝光完毕之前运动物体都要与相机转动速度保持一样。这个所谓的保持速度一致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感受到的准确时间感,我目前成功率是80%,手持不上独脚架。练习所浪费快门6K左右。(至于相对同步,原理就是运动物体与相机保持相对静止,只有背景在动,所以背景才能带出美妙的动感。)
      万能用法,适用于所有级别的机身:
      机身选择单次对焦,先手动选择好对焦点,然后半按快门提早对焦,待运动物体进入到你所需要的构图时候就按下快门开始曝光,在曝光的时候保持相机的转动与运动物体的速度与方向一致,到最后曝光完毕才结束转动。
      技巧:
      如路上的汽车,一般快门速度选择1/30-1/45就可以,速度太快没有动感,太慢容易模糊。其他物体的快门速度可以参考汽车的速度来加减,如小孩玩耍跑步可以1/15等等。新手建议拍摄路上的汽车,理由是:身边最容易找到的题材,而且一辆汽车拍不好,好快就会有下一辆可以继续拍摄。多练习就可以成功,最重要的是练习那个保持相机的转动与运动物体速度一致的感觉。就像打篮球练习带球,多拍几次球就会熟悉球感一样。
     特别提示:
     可以使用连拍,如一秒3张,一秒6张之类等等来提高成功率。但是在连拍期间一定要保持相机转动与运动物体的速度一致,切记!这个是绝对关键。


439

主题

1万

帖子

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2566
金钱
26608
贡献
2366
注册时间
2013-11-26
最后登录
2023-4-22
在线时间
3137 小时
积分
50697

优秀版主

沙发
发表于 2013-12-22 03:52:33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与其在别处仰望,不如在这里比肩。

179

主题

5663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3105
金钱
11992
贡献
2835
注册时间
2013-11-26
最后登录
2021-3-23
在线时间
931 小时
积分
27035
板凳
发表于 2013-12-22 08:14:0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305

主题

7935

帖子

2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1909
金钱
14110
贡献
1825
注册时间
2013-11-27
最后登录
2022-11-25
在线时间
782 小时
积分
27813
地板
发表于 2013-12-22 09:30:01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87

主题

1183

帖子

7706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威望
825
金钱
3933
贡献
765
注册时间
2013-11-29
最后登录
2019-9-8
在线时间
574 小时
积分
7706
5#
发表于 2013-12-22 09:38:14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34

主题

336

帖子

106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10
金钱
679
贡献
20
注册时间
2014-1-6
最后登录
2017-2-23
在线时间
49 小时
积分
1065
QQ
6#
发表于 2014-1-10 22:06:46 | 只看该作者
我收藏了,回头有机会慢慢学,慢慢练

14

主题

181

帖子

94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威望
10
金钱
739
贡献
0
注册时间
2013-12-6
最后登录
2014-11-14
在线时间
86 小时
积分
940
7#
发表于 2014-1-13 10:43:1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认真学习!

10

主题

154

帖子

200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威望
346
金钱
816
贡献
326
注册时间
2013-12-5
最后登录
2017-1-4
在线时间
43 小时
积分
2008
8#
发表于 2014-1-22 12:32:20 | 只看该作者
认真学习了!很长见识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